前序:马加爵杀人案件已过去十余年了,作为大学生杀人的案例,该案不仅涉及受害人较多,而且社会影响也十分巨大。该案虽然已过去十多年,但马加爵现象引起的社会思考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马加爵事件发生后,社会上把马加爵称为“爵爷”,那么马加爵究竟为什么杀害自己的同室学友?是什么导致马加爵这样一个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大学生成为杀人犯?该案带给我们的警示、反思和教训有那些?笔者带着疑惑,追寻马加爵的求学经历,试图深入剖析其内心的变化轨迹,以期探究案件本身折射出的社会、道德、人伦、法律等问题,使读者看到是什么扭曲了人的善良本性。本文仅是笔者本人对案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后的演绎,包括采集坊间传闻,可能与案件事实存在出入,如有失实,敬请谅解。 | | | 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始末 文/张永刚 |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宾州镇马二村人,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被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至15日,马加爵先后在学校宿舍杀害4名同学,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案,并于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判处马加爵死刑,判令马加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文杨、唐先和、邵渭清、黄燮梅、杨绍权、马存英人民币2万元,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枪决。 第一节 马加爵以优异成绩就读云南大学 1981年5月,马加爵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年已六旬的老父亲患有肺痨病,常年吃药,且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靠母亲一人为他人熨衣服养家糊口,家中还有一个比马加爵大三岁的姐姐,后来姐姐也辍学在家,帮助母亲做地里的农活和洗衣服,一家人度日虽然贫苦,但也能够勉强生活。马加爵天生聪颖,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年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读高中期间还被评为“省三好学生”,并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是学校和老师的骄傲。虽然家境平寒,但是,优异的成绩激励着这个农家子弟刻苦好学,努力向上。马加爵也盼望着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学习,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走出农村,出人头地。 2000年马加爵以692分的高考成绩名列当年广西理科状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在第一时间向马加爵寄送了录取通知书。金榜题名,对于所有的学子来说当然应当是无比的喜悦。但是,对于马加爵来说,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面对着闪闪发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马加爵感到无比的惆怅,他发愁的是录取通知书后边《入学须知》上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还有到北京上学的路费和生活费,要知道,母亲给别人熨一件衣服的收入才5毛钱,老父亲还需要吃药治病,本已高筑的债台,使马加爵再也舍不得让年迈的父母再因为自己上学去向别人借钱。为此,他暗自伤心,偷偷落泪,老师和同学们也十分同情马加爵的境遇,虽然也表示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但是无异于杯水车薪,马加爵陷入了痛苦之中。就在这时,云南大学校长、教务主任、招生办领导闻讯,亲自到广西宾阳马加爵家中,找到马加爵,承诺只要马加爵到云南大学就读,该校所有的理科专业均由马加爵挑选,而且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就读期间免除所有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还可以根据马加爵在校学习成绩获得奖学金,并推荐马加爵就读该校闻名中外的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马加爵怦然心动,这无异于柳暗花明,能够免费就读于云南大学生物生命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而且还能够免除各种学杂费,对于马加爵来说,是最好不过的选择。马加爵领取了云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什么全球闻名,享誉世界?这还得从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说起。 第二节 享誉世界的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自1992年起,中国贸促会与有关部委、地方政府配合,向国际展览局申请在中国举办世博会。1994年10月21日,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受中国政府委托,致函国际展览局,申明中国政府全力支持1999年北京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同年12月7日,国际展览局第116届大会在巴黎举行,大会一致同意中国的申请。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由云南省承办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1995年12月初,国际展览局第117届会员大会一致通过了同意1999年世博会移址昆明举办的决议。 中国政府对举办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十分重视。1996年12月20日,由中央17个部委领导同志组成的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担任组委会主任。作为此次园艺世博会领导机构的组委会,并在昆明设立了组委会的执行机构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办事机构——云南省园艺博览局,具体负责完成博览会的场馆建设、对外招展、国内组展、展区管理等诸项工作。1997年底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世博会筹备指挥部,统一指挥全省的各项筹备工作。69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参加了本届世博会。其中,8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室内展出,3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造了34个室外展园,5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馆日活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和台湾民间组织均参加了昆明世博会。 1998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昆明世博园筹建工地时,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个令云南省领导十分头疼的设想,江总书记的设想是:“如果在1999年5月1日12时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的时候,园内的花卉同时开放,将是什么样的盛况?”其实,中央领导同志当时的提议仅仅是突发奇想,并不是必须要实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品种、不同习性的近200种、150多万盆花卉在同一时间竞相开放,这仅在我国唐朝时期的武则天时代有过传说,真正实现可能性有多大?但是,领导一句话,下面当了真。江总书记回北京之后,云南省召开紧急会议,邀请园艺专家共聚一堂,就落实江总书记的提议问题征求意见。云南大学生物生命学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善娜主动请缨,提出可以实现同一时间“百花齐放”的愿望。陈教授之后带领118名博士生、硕士生和在校大学生,日日夜夜在世博园228公顷的园区内、温室中研究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就在1999年5月1日上午11时30分到12时昆明世博园开园之际,园内195种、150多万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同时竞相开放,成为壮丽奇观。此一奇观使云南大学一举成名,也就是因为这一个项目,使云南大学生物生命专业成为世界顶级专业,而从此“春城”昆明的花卉市场、花卉行业也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成为昆明一大支柱产业。 第三节 马加爵初入云南大学 马加爵去云南大学报到时,是一个人去的,没有人去昆明送他,因为负担不起更多人的路费和食宿。报到的那天早晨,马加爵只身一人带着母亲和姐姐给他缝制的铺盖和随身衣物,老父亲拄着拐杖,在姐姐的搀扶下,与老母亲一起,将马加爵送到了村口的公共汽车上,拉开公共汽车的玻璃,马加爵看着满是皱纹的父母亲的面庞,感受着他们充满希冀的目光,母亲挥舞着那满是老茧的手,在渐行渐远中逐渐模糊,马加爵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含着泪水,马加爵踏上了自己大学之路。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充满向往中,马加爵来到了云南大学,住到了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生活园区6幢317寝室。这是一个致命的宿舍,宿舍内一共6名同学,有3名均是来自城市的富家子弟,他们分别是唐某某、杨某某和林某某,还有1名邵某某,虽来自农村,但家庭富有,只有另外1名徐某某来自农村家庭情况一般的同学,他后来成为与马加爵最有共同语言的被马加爵视为最可信赖的知心好友。 当马加爵进入317寝室时,他穿着自家缝制简陋的粗布衣裳,颜色和样式老旧,扛着粗布被子,同宿舍的几名同学感到马加爵衣着打扮十分怪异,甚至有些另类,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投来了鄙视的目光,就在他们撇着嘴嘲讽的眼神中,马加爵谦卑地逐个向他们颔首致意。马加爵也感到十分的自卑,但是,多年艰辛的生活,早已磨练了他忍辱负重的性格,马加爵强忍着咽下了屈辱的泪水,心想着我毕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而且是很好的一个专业,将来一定能够在学习上超过你们,让你们不敢歧视我。只有徐某某在他们四人不在宿舍时,主动与马加爵交谈,马加爵感激涕零,认为徐某某是唯一一个不对自己歧视的同学,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铁哥们”。 第四节 艰苦的大学生活 就这样,马加爵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离家时带着的钱早已花光,虽然学校免除了学费、书费、住宿有关费用,但是,每天要吃饭的,要生活开支的。马加爵无奈之下选择了课余时间到校外做苦力,也选择了省吃俭用。在别的同学吃饭时,马加爵是不去食堂的,当同学们都吃过饭之后,马加爵才一个人去,他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从不买菜,有时在食堂窗口蹭碟咸菜,有时吃食堂餐桌上的剩盘子。由于马加爵总是在食堂快关门时才去,久而久之,食堂师傅就认识了马加爵,如有当天卖剩的馒头或剩菜,就会很便宜的给马加爵,有时干脆就送给了他。就这样,马加爵一边做苦力,一边省吃俭用,度过了第一学期。他开始给妈妈写信,了解到老父亲的病加重了,他告诉妈妈,自己不用花家里的一分钱也能够上学,而且依靠自己做苦力挣的钱和奖学金,还略有结余,于是,他决定每月给家里寄钱。课余、节假日、星期天、寒暑假,马加爵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几乎全部精力用于了打工挣钱,一开始他每月向家里寄20元钱,后来逐渐30元、40元,直到每月向家里寄50元钱。而他自己,仍然每天吃馒头和咸菜,以及别人剩在盘子里的剩菜。冬天,为了节省洗热水澡的几块钱,马加爵坚持洗冷水澡,冷得直打哆嗦,但是,马加爵却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年轻人需要锻炼身体。几乎不与同宿舍的其他同学交流,除了徐某某,因为那几个同学根本感觉马加爵就是个另类,甚至感觉和马加爵一个系里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是,马加爵每学期考试均是名列前茅,这也是马加爵自己引以为豪的资本,同时也是马加爵不断激励自己的动力。不过,马加爵的成绩也招来了其他同学尤其是同宿舍同学的强烈嫉妒,特别是他们在被辅导员训斥时,辅导员拿马加爵为榜样教导他们,使他们更加嫉妒甚至仇视马加爵。于是他们就开始想法羞辱和嘲弄马加爵。宿舍里几名富家子弟同学的衣服大部分是马加爵洗的,因为马加爵需要钱生活,而他们则认为洗一件衣服或5毛或1块,给马加爵就像逗乐子或是一种施舍,这样他们就可以象使唤仆人一样居高临下,对马加爵颐指气使。除了这种交往之外,他们几乎不予马加爵交谈,马加爵其实很想与他们沟通,起码让他们把自己当同学对待,也想通过给他们洗衣服的行为拉近同学关系,但是他们却认为马加爵孤僻、清高、怪异甚至有些另类,所以总是对他敬而远之。马加爵考虑的是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度日,而他们考虑和谈论的是那个女孩子更漂亮,和哪个女孩子怎么样更爽,有的甚至公开与女孩子去宾馆开房。所以,他们和马加爵就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马加爵更多的是自己单独行动,因此,朋友不多,孤独感也时时侵蚀着他的内心。马加爵就这样在屈辱和压抑中艰难地度过了他三年的大学生活。 第五节 妈妈来云南大学看望马加爵 马加爵自从2000年9月到云南大学报到之后,三年来,为了节省路费,也为了打工挣钱完成学业,马加爵没有回过家。想家的时候,马加爵就写信给妈妈,妈妈想儿子时,就托人写信或回信给儿子,就这样过了三年。2003年春节,老妈妈终于熬不住了,他决心要去看儿子,与老头子商量,老头子说,确实想!而且今年的身体有所好转,与女儿在家可以放心,但是需要筹集费用。于是,老妈妈就开始了她的筹款计划,坚持每天多为他人熨一件衣服,多挣5毛钱,这样一直到2003年9月,终于攒够了100元。老妈妈决定要启程了。于是,带了干粮,拿上了水壶,将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00元叠好,放进了自己的衣袋里,老妈妈出发了。老妈妈的这100元不是用来做路费的,这是她给儿子的礼物,因为自从儿子上大学以来,他们从来没有给过儿子一分钱,她此次去学校就是要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她从广西宾阳出发,徒步走向昆明。晚上,老妈妈睡在破庙或稻子垛旁;下雨,躲在他人屋檐下;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就找个水龙头灌一壶凉水。到后来没有了干粮,老妈妈就一路讨饭。就这样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昆明市,终于站到了云南大学的操场上。 当有同学告诉马加爵老妈妈来看望自己时,马加爵几乎是狂奔着到操场的。看到老妈妈风尘仆仆的样子,看着老妈妈饱经风霜的苍发,看着老妈妈兴奋而忘情的眼神,马加爵在学校的操场上给妈妈跪下了,老妈妈急忙蹲下来,母子二人抱头痛哭,三年了,一别就是三年,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可是,老妈妈却不知道要说什么,还是马加爵打破了沉默,他问妈妈饿不饿、渴不渴?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自己除了生活费之外,靠打工和奖学金补贴每月都有余钱。当马加爵说到余钱时,老妈妈突然想起来自己此行的任务,她激动地告诉马加爵,自己攒了100元钱,是专门来给儿子的,于是老妈妈开始掏自己的衣兜,突然老妈妈脸色大变,气愤和失望立马在脸上浮现,嘴里结结巴巴地絮叨着:“哪儿了?哪儿了?”原来老妈妈进入昆明市郊区时,由于感到马上就要见到儿子了,兴奋不已,就放松了警惕,却被那些丧尽天良的“三只手”趁机给割了包,老妈妈一路如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的100元钱被他们无情地偷去了,他们不知道,这可是老妈妈多熨200件衣服,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攒下来的,被他们偷了!老妈妈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不仅嚎啕大哭。马加爵见状,明白了一切,偷偷地从自己身上掏出来100元钱(这是学校几天前刚发的奖学金),扔在妈妈身后,然后从容不迫地问妈妈:“怎么了?”妈妈哭丧着脸吞吞吐吐地说:“自己来时装在兜里的100元前丢了。”马加爵假装不知,安慰妈妈,然后突然惊奇地指着妈妈身后,说:“妈妈,你看,那不是你丢掉的100元钱么!”妈妈转身一看,破涕为笑:“幸亏没有丢掉!”马加爵的良苦用心后来还是被妈妈看透,因为妈妈身上揣的那100元钱,她每天都要拿出来看,早已被妈妈看了上百遍了,也早已揉搓得发了旧,妈妈怎么能认不出来?因为那是妈妈跋山涉水送给儿子的唯一礼物,在妈妈心里再珍贵不过了。但是,妈妈没有戳穿儿子善意的谎言,妈妈暗自感动,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儿子是怕自己伤心啊!而操场上的这一幕,也早已被不远处围观的云南大学几个学生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也深深地被马加爵所感动,马加爵的这一举动迅速在云南大学校园内传开。老妈妈在学校的招待所住了一夜,而吃饭住宿的费用却是同学老乡资助的,之后也是同学们买好车票把老妈妈送走的。当同学们和马加爵一起将老妈妈送往车站告别时,老妈妈十分欣慰,因为她不但见到了久别的儿子,而且感受到了儿子的孝心,重要的是,她觉得儿子在云南大学里是幸福的,愉快的!行孝不能等啊,马加爵的最后一次行孝竟是如此的感人。 然而,妈妈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见面,却是她与儿子的永别! 第六节 受尽屈辱的马加爵 妈妈走后的一段日子,是马加爵在大学里感到最幸福的日子,因为他感受到了自尊,不久在云南大学里他开始有了几个朋友,就是那几个老乡,他感到生活里充满了阳光。但是,这种感觉不久就消失了,缘由是马加爵一次受到沉重打击的恋爱。那是一天晚饭后,几个老乡在一起散步时,有一个老乡撺掇马加爵:“你看,别人都有女朋友,你学习成绩这么优异,将来肯定能够大有作为,说不定现在就有女同学喜欢你,不如你也恋爱恋爱吧!”其他几个老乡也跟着起哄,马加爵后来就动了心。在努力了数次之后,不善言辞的马加爵终于鼓足勇气,给自己暗恋许久的一个女同学写了一封情书,并默默地等待着她的回音。就在之后不久的一天下午上课前,那个那女生在教室里毫不留情的当着许多同学的面 ,把马加爵那封用真心诚挚锩刻成的信 ,撕了个粉碎,并将碎纸摔在了马加爵脸上,令马加爵颜面扫地。 这次失败的恋爱,沉重的打击了马加爵的自尊,他发誓,事业不成,永远不谈恋爱。如果说恋爱不成给马加爵以打击的话,那么马加爵受挫而决心发奋读书,应该说,马加爵的心态这时候是健康向上的,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应当有的心态。但是,马加爵同寝室的几个同学从此却有了嘲讽马加爵的笑柄,之后,他们动不动就拿这件事取笑马加爵,使马加爵无地自容,懊恼不已,但他强压怒火,自己安慰自己说,谁叫自己长相一般,又没有钱,又自不量力呢? 事件过后不久,冬天来了。春城昆明很少下雪的,但是那一年冬天,却下起了小雪,天也出奇的冷了起来。同寝室的几个富家子弟为怕冷,就将饭菜端到了宿舍内,并且卖了两瓶小酒。而马加爵是在同学们都吃过饭之后,才从教室里去食堂的,那天他去的很晚,去时带着自己前一天买的一个馒头,吃过之后较晚才回了宿舍。就在马加爵在食堂时,宿舍里几个同学喝了点酒,邵某某一不小心打翻了饭盒,将饭菜撒到了马加爵的被子上。林某某、唐某某,还有一同吃饭的另一个宿舍的龚某某均戏谑邵某某:“看马加爵回来肯定饶不过你,又要对你吹胡子瞪眼睛了!”邵某某醉意迷糊地说:“谅他马加爵也不敢怎么样!我就是故意的,怎么了?”其他人一想,对呀,谁叫你马加爵那么牛来着!就欺负你马加爵,又如何?于是,他们几个不仅把剩余的饭菜全部到账了马加爵的被子上,而且,还将小便洒在了马加爵的被子上。他们静等着马加爵回来,看他敢怎么样? 不多久,马加爵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宿舍。推开门的第一印象是,满屋子烟味、酒味,乌烟瘴气!马加爵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他已经习惯了,他们几个这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马加爵想放下碗筷就出去,或者到图书馆读书,避开这污浊的空气。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被子被饭菜、小便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马加爵愤怒了,他瞪着那几个同学,眼里就要冒出火来,而那几个混蛋却一个个剑拔弩张、飞扬跋扈,一脸不屑一顾、盛气凌人,他们对峙着,空气在瞬间窒息,静得可以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滴答滴答走动的响声。马加爵双眼充满了血丝,那时刻,就好像闪电过后惊雷就要炸响一样,眼看着一场暴风骤雨就要来临。突然,宿舍的门被徐某某推开了,徐某某一看眼前情形,一把将马加爵拉出门外,将马加爵拽到了操场。徐某某劝说马加爵:“他们正等着与你决战!好汉不吃眼前亏,暂避锋芒为上!”在徐某某劝说下,马加爵咽下了屈辱的泪水,他知道,发怒解决不了问题,让他们几个给个说法根本不可能,告诉学校辅导员也丝毫没有意义,马加爵选择了忍受!如果说马加爵是一个被强压的弹簧的话,那么这个弹簧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挤压,这一次几乎到了低端。弹簧的压力越大,其爆发力越强。这一次,马加爵这个弹簧再次被压缩。马加爵没有反抗,没有报复,没有怒斥!他含着泪将自己脏兮兮、湿漉漉的被子搬了出去,在走廊昏暗的灯光下,将被子拆洗干净,晾到了阳台上。 是夜,窗外飘着雪花,丝丝的冷风透过窗户的缝隙,使马加爵打了个寒颤,马加爵将自己所有的衣服裹在身上,蜷缩在床的角落,冷得直打哆嗦。夜深人静了,那几个欺负马加爵的同学在看到马加爵没有反应的情况下,放心的睡了。马加爵听着他们均匀的鼾声,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流着眼泪。他想着傍晚的那一幕,痛恨自己的无能,暗骂他们对自己的欺凌和践踏,心中充满了怨恨。马加爵内心遭受着巨大的刺激,但是他没有想去报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奋读书,决心要凭自己的努力学习,知识改变命运。他自己对自己说:“当我在学业上出人头地时,看你们谁还敢下看我,看你们谁还敢欺负我?”在迷迷糊糊中,马加爵进入了梦乡,在梦中,马加爵梦见自己考上了硕士、博士,成为生物生命专业的专家学者,被人们簇拥着,戴着鲜花,衣锦还乡。醒来时,他眼角挂着泪水,嘴角挂着笑意。这时的马加爵心态是正常的,他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把压力作动力,意志坚强,充满了正能量。然而此后的一次同学打牌,彻底摧毁了马加爵的意志,使他跌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七节 宿舍内杀害四名同学 2004年的寒假,马加爵依然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这一个假期,他白天出去当搬运工,晚上在宿舍里学习,当大多数人家都欢聚一堂,欢度春节的时候,马加爵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唯一使他感到欣慰的是,在春节前他收到了妈妈的来信,妈妈说:“收到了他寄回来的钱,并且父亲的身体有所好转,让他安心学习!” 2004年2月12日,寒假结束,云南大学的学生开始陆续返校。2月13日,由于还没有开课,同宿舍的唐某某、邵某某、林某某与另外宿舍的杨某某、龚某某集中到317寝室打牌,他们玩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很无聊。这时马加爵刚好从外面回来,邵某某就冲着马加爵喊道:“你过来,陪我们一起打打牌!”龚某某也附和:“反正没有什么事,一起玩玩吧!”马加爵顿时感到十分高兴,心想他们终于肯接受自己了,就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他们开始打牌,徐某某也回学校报到了,看到他们一起打牌,也在旁边观战。马加爵十分聪明,加上心情特好,那天打牌尽是赢,把他们几个搞的一塌糊涂,很是没有面子。玩着玩着,邵某某感觉老是输,而且是输给自己平时最看不上的马加爵,就恼羞成怒,突然把牌桌给掀翻了,指着马加爵吼了起来:“他妈的,你马加爵怎么会每盘皆赢,肯定是你出老千!”其他几个也正在恼火,闻听邵某某指责说马加爵出老千,就随声附和,纷纷指责马加爵,说他一个穷小子,没皮没脸,同时,又将马加爵被女同学撕毁情书的事拿出来,侮辱马加爵,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将许多不堪入耳的话骂他。马加爵本就不善言辞,他感到十分地委屈,他知道自己真的没有出老千,与他们争辩,但是,他们几个都说马加爵出老千,搞的马加爵十分被动。在面红耳赤的辩解中,马加爵突然看到了徐某某,好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为了证实自己没有耍赖,马加爵推出了一直在一旁观看的徐某某,充满希望地请求徐某某为自己作证,以证明自己的清白。马加爵对徐某某说:“你一直在我旁边,你说说我到底有没有出老千?”其实,这时候只要徐某某站出来为马加爵作证,那么,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然而出乎马加爵意料的是,徐某某却做了伪证:“好像你就是耍赖了吧,要不然怎么会次次赢?”马加爵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知道徐某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违背事实的假话,他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认为最可信赖的朋友,为什么也会冤枉自己?马加爵像疯了一样冲出了宿舍,一个人在操场上放声大哭,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苦闷从来没有释放过。他回想起自己大学期间所受的种种艰辛,那几个同宿舍的同学对他无数次的嘲讽、捉弄、歧视、践踏和蹂躏,回想起他们鄙视的眼神和尖酸的挖苦,一幕一幕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埋怨命运的不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却总不能得到正确的对待。他自己问自己:穷人就活该受欺负么?自己可以忍受艰苦,可以忍受压力,但是不能忍受被冤枉,不能忍受这样的人格欺凌!尤其是他们再次把自己被女同学当众撕毁情书的伤疤给马加爵揭开,把自己一次次的屈辱再凶悍的歧视、残忍的嘲笑,马加爵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说之前马加爵忍受了无数次的屈辱的话,那么这一次马加爵再也忍无可忍了,长期压抑的郁闷,一次次超越心理接受能力的刺激,就像被压到极限的弹簧一样,承受的压力越大,那么弹跳得越高。马加爵认为连自己平时感觉很要好的徐某某都与他们同流合污,这样的氛围已经没有了自己立足之地了。他决定要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是他们残忍,是他们不给自己活路 ,是他们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想着他们淋漓尽致地无情地侮辱完自己后, 居然还那样嚣张与快乐的样子, 马加爵终于愤怒了,他要报复! 马加爵去买了一把锤子,藏在床上的被子里。他想先干掉邵某某,因为平时他对自己最狠,总是他带头欺负自己,但是,当晚邵在别的宿舍了休息,只有唐某某在宿舍,马加爵心想,唐某某平时也没有少欺负了自己,而且不杀唐,就干不了邵。于是马加爵就对唐某某说:“你们说我打牌出老千,那么咱们两个下象棋吧?象棋在我床底下,麻烦你掏出来。”唐某某心想反正也无事可做,就蹲下来去床下找象棋,马加爵趁机从背后按住唐某某的脖子,一锤下去,唐某某哼都没有哼一声,当即被打死。他用锤子杀了唐后,把地上及桌上的血擦干,把唐放到衣柜里,用报纸等物包好。因为学校没有开课,没人发现。第二天,马加爵继续与同学们打牌。2月14日晚,趁邵某某洗脚的时候,用同样手法将其杀死,事后仍将尸体塞入衣柜。2月15日中午,同学杨某某到马的宿舍找邵打麻将,马说他一会就回来,并在杨看报纸等候时将其杀害。傍晚,他跑到1幢402室将龚某某叫到自己的房间将其杀害。刚处理完龚某某的尸体,林某某找他打牌,他就对林某某说:“我们下盘象棋吧?象棋在我床底下,你去掏出来。”林某某见其他人都不在,就答应了,并蹲下来去床下找象棋。马加爵从背后拿起了锤子,当他正要砸下去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他没有杀害林某某,对林某某说:“算了,甭找了,象棋被别人借走了,明天我要回来再玩吧,我还有点事。”林某某见马加爵有此一说,就离开了宿舍,逃过一劫。那么为什么马加爵临时改变主意,留下了林某某一命?这还得从三个月前林某某从家里回到学校与马加爵的偶遇说起。 第八节 一碗饭菜救了林某某一条命 那是2003年11月的一天,林某某身上没有了钱花,因为自己就是昆明市的,学校离家不远,所以就跑回家里向妈妈要钱。他回到家时妈妈正在打麻将,而且那天妈妈手气特别好,赢了好多钱。当林某某在牌桌上找到妈妈要钱时,妈妈嫌林某某烦,顺手从兜里抓了一把钱,数都没有数,就给了林某某,让他赶快回学校。林某某接过来数了数,4000多元!欣喜若狂,心想平时妈妈给自己零花钱也就1000多,这回好大方。林某某在回学校的路上就去馆子里饱餐了一顿,回到学校后,停了没有多大一会,就快过了开饭时间。林某某就去了餐厅,在餐厅窗口要了一份牛肉盖浇饭,他坐下吃了几口,因为在路上吃过没多久,也感觉不到饿,就觉得那天的饭菜特别不可口,不想吃了。正在想倒掉那碗饭菜时,突然看到马加爵进入了餐厅,林某某知道马加爵平时舍不得买这样贵的饭菜,反正自己要倒掉,心想不如让马加爵吃了吧,毕竟大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于是他就朝马加爵招手,并喊道:“过来,我刚刚打的盖浇饭,不想吃了,给你吧!”马加爵见状,毫不推辞且感激涕零地接受了,林某某走后,马加爵几乎是含着泪水用吃完那顿饭的。他在其后向警察交代当时的感受时,是这样说的:“我非常感谢林某某,因为我到云南大学上学几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那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好的饭菜,因为那里面有牛肉,我从来没有吃过牛肉。我舍不得马上把它吃完,我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吃完,不是我不饿,而是我想多享受一会儿那饭菜的味道,吃完就没有了!” 所以,当2004年2月15日傍晚,马加爵在宿舍里,在林某某脑后举起铁锤就要砸下来的那一瞬间,马加爵想到了那一顿今生难忘的最香甜的盖浇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马加爵想到此,觉得虽然林某某平时也没少侮辱自己,但是,毕竟他给了自己今生最好的饭菜,他不能没有感恩之心。所以,林某某幸免于难。 一碗盖浇饭,对林某某来说,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但是却深深印在了马加爵的脑海中,并因此而留下了林某某的一条命。我们不得不感慨马加爵此时的心理变化,也不得不感慨林某某这一次行善的报应。我国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将“仁”放在首位,其意义在马加爵事件里,在马加爵对待林某某的问题上,体现得多么现实。我们说:“行孝不能等!”那么,我们同样要说:“行善也不能等啊!”林某某因为不经意间施舍给马加爵的一碗盖浇饭,挽救了自己一条生命。岂不令人感到万幸至极! 第九节 马加爵被执行死刑 杀人之后,马加爵就逃离了学校,他打出租车到了火车站。在商店里买了衣服、水果等,换了衣服上了火车。 马说:“杀了唐某某之后,感到过害怕,但是后来越想越气,特别是还没有杀掉邵某某,反正杀一个也是死,不如都杀掉,所以就又连杀了3个,离开后就没有想到再回去。” 2月17日,马加爵乘火车逃离昆明。2月23日,林某某发现宿舍的柜子里流出血水,并有恶臭,遂报警,发现4具男尸。警方查明,该校2000级学生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3月1日,公安部向社会公布A级通缉令,悬赏2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通缉马加爵。3月12日,云南大学被杀害的4名学生的尸体在昆明火化,公安部公布马加爵乘车离开昆明所涉车次和时间。3月15日,当晚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3月17日,马加爵被押解回昆明。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案,马加爵当庭对自己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且拒绝4位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他说:“自己只求一死,千万不要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因为那样会对自己的父母以长久的伤害!” 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关于马加爵的在校经历也被媒体和网络广泛传播,昆明大街小巷也纷纷议论。云南大学数万名学生和云南其他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群众很多都为马加爵感到惋惜,学生们甚至联合社会群众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请愿书,恳求法院充分考虑马加爵故意杀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请求不要判处马加爵死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该案被告人马加爵固然值得同情,但是这不能作为免除其死刑的理由,而且马加爵连杀四命,不判处死刑难以维护法律尊严,也是对死者家属最大的不公平。最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马加爵死刑。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 在看守所内,马加爵也得到了合理的待遇。当马加爵穿上囚衣的时候,他说:“感谢政府,这件囚衣没有一块补丁,是我这一生穿过的最好的衣服!”这句话让看押他的在场警察心酸得纷纷落泪。 在看守所里,马加爵用心和泪写下了一封遗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封遗书真实地表达了“爵爷”在经受艰苦生活的磨难、遭受无数次的蹂躏、一忍再忍之后,无奈的挣扎与痛苦,直至善良本性被扭曲的心理变化过程。那几个生命就这样被结束了,有人说这一回“爵爷”终于男子汉了!也有人说,马加爵太残忍了!但无论如何,包括马加爵在内的几个生命消失了,他们还都是风华正茂的在校大学生! 不久,马加爵父母到云南大学收拾“爵爷”的遗物,同学们看到,马加爵留下来的只有大学里学习的书和几件补了又补的衣服,那床曾经被小便和饭菜浇过的被子,也伴随着“爵爷”到了看守所。当马加爵年迈的父母默默地收拾完准备离开时,几个被害人的家属将二老拦在了学校大门口,他们想要二老给自己一个说法。两位老人在校门口给他们跪下,流泪向受害人家属道歉:“是我们对不起你们,我们养了这样一个儿子,愧对你们!”但是,尽管二老一再道歉,那几个家属仍然不依不饶,对二老当众斥责,气势汹汹。围观的学生们实在看不过了,纷纷上前,围成一个人墙,将二老护在中间。同学们质问那几个家属:“你们平时干什么去了?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的?你们儿子在学校怎么样,你们关心过多少?平时除了儿子要钱时见见儿子,你们见过儿子几次?现在才知道关心了?”在同学们的斥责下,他们悻悻而去。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在昆明郊区被执行枪决。马加爵的姐姐马春泉得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后失声痛哭:“我们会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请求人们善待我们。” 编后:在马加爵事件之后,时任云南大学校长引咎辞职,他说:“马加爵事件的发生体现出学校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学校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所有的学校引以为戒,不要让悲剧重演!”在警察询问同寝室的徐某某为什么作假证明冤枉马加爵打牌作弊时,徐某某后悔的说:“我当时也是怕那几个同学事后为此欺负自己,况且也就是打牌这么点小事,马加爵平时受委屈多了,没想到这一次受刺激这么大?”事后,徐某某因缺乏诚实信用被云南大学劝学回家,是他的一次假证,引发了事件的发生,他也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我们除了谴责马加爵人性泯灭的行为之外,也在拷问我们的社会道德和良知。事件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我们的社会道德教育才刚刚开始。但愿从此再没有类似悲剧发生! |